• Farming, Bak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Art
  • Farming, Bak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Art
  • Farming, Bak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Art

Author Archive

樸門「秋季小旅行」

用腳踩在泥土上,用身體傾聽宇宙消息,用時間更新命運的節奏與呼吸,就當成是「回歸大地」的一次練習。
「秋季小旅行」由花蓮縣樸門永續生態農業協會舉辦。這對自然農法農人來說,真是一個好活動,小農只需要專心分享這段時間的樸門設計與實踐,將牧于森林的生態特色加以凸顯,除了短講、影片,我們也透過導覽,讓對樸門設計有興趣的朋友在雞鴨魚鵝兔狗鱉等大自然生態的洗禮中,找到自己心中的想望。其中,許多行政工作都由協會代勞。實在揪感心!
相見歡時,赫然發現絕大多數是20年來在不同地方結識的好友,一位朋友對我說:「太訝異了!聽過你這麼多課,怎不知你在務農?!」
原來我一直都沒說啊。
是叫七年之癢嗎?2013年至今7年整,這是一部由文臺領銜主演,我與孩子及朋友,時而主角,時而跑龍套。到如今,孩子們長大了,我們也開始各就各位,尋覓與開創出彼此更舒適的位置。
剛開始確實只是一個期許。期許孩子的成長能受到土地的滋養。現在,則轉換頻道為串連的知,與串連的學習。
過程中,alinggo分享永續生態食農教育親子故事(+生態系),文臺講述樸門農法的在地實踐(+水系)。因為有穀東報名參加,所以我們也賣力分享第三次種稻的故事與樸門設計與實踐。期間還有花蓮國國寶級美菊老師的專業插播。過程行雲流水,不在話下(這個臉書成員不多,恕我自high)。
 
 
 
 

Continue Reading

日本雞(二)

奇妙的動物性別關係(2-2)alinggo@牧于森林
—————————
20200205 日本母雞培訓老公當爸爸有一套

自從日本母雞孵出小雞之後,公雞就慢慢被母雞野放邊疆,每天只能繞著他們城池的邊邊走路,餓到極致,也只能默默地在距離母雞跟小雞最遠的地方,趕緊吃一口飼料,再自己滾回邊疆地帶。只要稍越雷池一步,就會被日本母雞狠狠獵啄,絲毫不留往日情面。
公雞慢慢受此「調教」,開始有距離地觀察母雞究竟是怎麼帶小雞的。
日本母雞為母則悍,照顧小雞的工作一手包。母雞走到哪,小雞跟到哪,母雞隨時陪伴小雞,也戒備著周遭的危機。一旦母雞休息,六隻小雞通通躲近母雞兩腳之間的溫暖羽絨,六隻小雞小到通通可以躲進去。就是這裡,所謂「母親的懷抱」。

畫面永遠只有捍衛子女的母雞與剛呱呱墜地的歡樂小雞,而那位遠遠偷喵舊情人與新生幼兒女的公雞,現在似乎只有把一切看在眼裡,多少學著點「親職教養理論」吧。

若非寬敞的日本雞蜜月套房裏頭只養一隻日本公雞一隻日本母雞,看到母雞這樣對待「顧人怨」公雞,你一定會懷疑小雞的爸爸怎麼可能是他。

———————
最遠的距離2020.2.12

「呱呱呱呱!」偶爾為了喝一口水,吃一口飼料,跟母雞或小雞的距離稍微靠近一公釐,公雞就遭到母雞狠狠啄到呱呱叫。這使得日本公雞的算術變得很好。移動之間,一邊小心翼翼斜眼偷偷覬覦伴侶與六隻小雞的身影,一邊丈量尺寸,好讓自己與老婆孩子保持著最精確最安全的「最遠距離」。

小雞的身軀從剛出生時的兩三公分身長,到五公分身長,如今已經從一個拳頭大,慢慢邁向一個半拳頭大了。

每天,母雞依然帶著六隻小雞四處散步,成群的雞往東走,公雞自己就要算好「命運的距離」,往最遠的西邊撤退移步,只要母雞帶著小孩向西行,公雞就要冒著冷汗,無聲無息地游移至東邊。就這樣,母雞以「大尾流氓」仗勢欺人的架勢,宣告著「小雞已來到世界,任誰都不許動他們半根寒毛」。

公雞,除了深夜高高飛到樹梢時能安全休眠狀之外,不分白晝黑夜,他只能亦步亦趨、沒氣節沒地位地,過著「情到深處無怨尤」的詭異邊緣生活。

日本雞的性別關係令人著迷。作為一隻被稱為雄糾糾的公雞,居然在孩子出生後,陷入黯淡,毫無「『雞』本人權」可言。

———————
情勢大逆轉2020.2.24

今天太陽打從西邊出來。日本雞蜜月套房情勢大逆轉。公雞的身價轉瞬間暴增,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日本雞套房裏,已經換成公雞昂首闊步,帶著六隻小雞四處散步了。母雞,眼睛雖還顧四周,自己卻是安詳地專注地窩在雞窩裡孵蛋。

事發現場毫無跡象,小雞也天真無邪地不懂什麼是什麼。有道是,人眼觀察畢竟不如國家地理雜誌的紅外線日夜兩用錄影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兇巴巴的母雞竟然願意排出時間,讓公雞有機會一親芳澤,雲雨恩愛。否則,才幾天沒觀察而已,靜悄悄的雞窩,怎麼又有八顆受精雞蛋等待母雞的孵育。

想是公雞靠自己的檢點與努力,爭氣地贏得了下半輩子的自信自尊。母雞已經讓公雞修了整整一個月的「親職理論」學分,現在她開始願意讓公雞上「實務」課了。
這回已是公雞走到哪,小雞跟到哪。上一週,趁著四下無人,公雞哀兵政策融化了母雞,或者母雞已能放心孩子自主。他倆悄悄交班過,公雞答應了母雞,往後一定謹遵她的身教言教,好好帶領孩子們。總之,有圖為證,母雞答應公雞是事實,母雞準備再生下一窩孩子也將成真。

望著自己的第一批孩子跟著公雞踏出新步伐、遊歷新生活,走走停停,一邊吱吱啾啾地聊個不停。母雞完全放手,全然放心地讓拿到學分證照的公雞勝任「父職」。這下母雞功德圓滿,在雞窩裡頭孵蛋時,竟肯安心地閉上眼睛,靜靜地睡著了。

 

Continue Reading

日本雞(一)

奇妙動物的性別關係(2-1)alinggo@牧于森林
—————————
2020.1.17 小雞孵出來了

農曆過年前,七顆蛋當中,有六隻小雞成功孵化,一顆蛋繼續晾在雞窩裡。日本雞相當迷你,身材僅一般雞身的一半,生出來的小小雞,更是小得像玩具一般。兩三公分身長的小雞,一害羞就躲進母雞肚子下方,起初真擔心小雞會被母雞壓死,觀察許久,才知道這擔心太多餘,母雞比人類還懂得怎麼照顧小雞。任何風春草動,她都會豎起羽毛,展開攻擊姿勢。連牧于爸要為他們換水,母雞也曾啄過牧于爸的手。比較慘烈的是,公雞熬了這些日子,以為終於可以親近剛出關的母雞,沒想到,母雞一心只想好好當母親,情人身份暫時懸置,幾次公雞親近,惹得母雞豎起羽毛,公雞只有自討沒趣的份。

牧于日本雞跟農場的其他雞享有不同際遇,他們一公一母,被安排住近寬敞的「蜜月套房」。
牧于森林的母雞們生下的蛋無論有沒有受精,只要雞窩的蛋累積6-8顆,母雞就會開始孵蛋。不過,農地上唯一可能孵出小雞的,當然只有蜜月套房的日本雞。

—————————
2020.1.19 非分之想?門都沒有

小小隻的日本母雞,一旦發現附近有任何人類或是公雞又想靠近,就會豎起全身的絨毛,如同一隻可愛迷你小火雞。而小雞們早已受訓完成,各個立即躲進媽媽的懷裡。

準備過年了,我們必須離開農地一、兩天,過去有一回買了12隻剛孵出的小小土雞,為他們放了飼料與水,為他們照了燈,想說,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在土地上跑跳多好。沒想到,隔一天,驚見十二隻小小土雞慘遭老鼠咬死的慘狀。

望著這六隻更迷你的小小日本雞,我們決定不下賭,走安全路線,先預防老鼠攻擊,讓母雞晚上可以好好睡覺再說。只是,當牧于爸徒手把日本母雞跟六隻小雞放進雞籠那段時光,簡直是困難的戰役。只要稍微靠近,就有被啄傷的危機。花了好幾番工夫,牧于爸終於成功地把他們都放進籠子裡,至少這兩三天,讓我們也能安心過農曆年。

年節回來之後,小雞又稍微大了一點點,我們打開雞籠,讓他們解放。每天觀察,發現母雞很有能力照顧小雞,此時,連公雞也不能像之前那麼靠近了,
母雞安適地待在燈泡旁邊照顧他的小雞,我們打開鐵籠,讓母雞跟小雞出來透透氣。母雞見狀,立刻引領著小雞們一起走出雞籠,小雞一邊吱吱喳喳聊天,一邊亦步亦趨的跟著母雞,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跟過去一樣,小雞立刻躲進母雞的懷裡沐浴吧。這次我就聽牧于爸的觀察與推測,不再擔憂老鼠,因為母雞的警覺性非常的高,看來老鼠應該是無法趁虛而入。

倒是有一號人物,一直很想趁虛而入,公雞一直有非分之想,母雞對他持續戒備。此時,公雞與母雞的可親近距離,越放越嚴格,本來是不能靠近,後來變成要距離二十公分,再後來變成三十公分,現在可憐的公雞,只能在整個蜜月套房的四周巡視觀看,根本完全不能想靠近牠們,偶爾靠近喝水吃飼料,吃完就要趕緊閃邊,否則就「討皮痛」了!

 

Continue Reading

本自俱足

12219574_1032774860088171_4179077372381659598_n「牧于藝」(Learning through Art)是我們陪伴孩子成長的教育實踐。在文字、線條、肢體、音樂、棋藝的學習中,在泥巴沙土、大樹葉脈、自然生態的觸動裡,養分本自俱足,孩子自由自在地與大地交往,如草木般自己生長。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