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前,就興起動手釀造的念頭,想藉由釀造,將農場的稻米、水果等作物轉化成另一層次的產品,讓「牧于森林」更多樣豐富。
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有許多貴人來相助。
沒多久,以釀造甘酒釀、活味噌、活鹽麴聞名的「無思農莊」就輾轉搬到了我們農場與居家附近一片芋稻田間,並積極嘗試連結在地友善耕作小農。
就是這樣的機緣,經過初階,進階與三階段職人課程,成為了無思的合作手釀師,開啟另一個斜槓。



花蓮的大自然教育-完整版3
在地旅行【自然農法的生活藝術】
土地是大自然賜予的恩惠
昨天花蓮樸門永續協會來「牧于森林」與「牧于自然田」做友善耕作審認。「牧于森林」雖然已經在2018年通過有機認證,但對我們來說,這種認證比有機認證更有價值,所以因緣到了就水到渠成。
樸門友善審認在很多方面其實是比有機審認嚴苛,除了農場與耕作本身之外,還要兼顧環境生態與永續設計等各方面,還好我之前已有涉獵樸門相關書籍,也上過一些短期課程(但沒有PDC),所以「牧于森林」長期以來大致以樸門與自然農法作為規劃與耕種準則。「牧于自然田」因為剛開始,除了租地限制以外,也將會儘量朝這方向規劃。
(感謝樸門雅平提供照片)